打蛋机中速是几档,打蛋机速度可以调么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打蛋机中速是几档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打蛋机中速是几档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电动打蛋器的基本切换方法是?
1档为慢速档,用来搅拌全蛋和液体食物;2档是低速档,用来调配调料和黄油;3档是中速档,可以用来混合果酱和辅食;4档为高速档,可以搅拌奶昔、软化奶油;5档是急速档,可以用来打发奶油、慕斯。
手持打蛋器,握住把手,选择好打发档位后机器开始工作,连续使用5分钟时若还为打制完成,可休息1-2分钟继续搅拌。
食材原料打制完毕后,可将电动打蛋器轻松地站立放置在桌面上,免去滴液困扰,桌面干净如初;要对机器搅拌头进行仔细地清洗,保证下次使用的洁净。
西点制作蛋白需要打到什么程度?
西点制作的蛋白对于不同的蛋糕会有不同的需求,这里并不知道你要打出来什么样的蛋糕,所以都介绍一下吧~多人爱吃蛋糕,没事的时候在家做做蛋糕。但是会发现自己做的戚风蛋糕开裂、表面回缩,侧腰等现象。其实这都与蛋白打发有关系。打过了或者不够都是不行的,那么做戚风蛋糕蛋白要打多久,打发到什么程度呢?今天来告诉你~
首先我们介绍第一种
不同程度的鲜奶油打发
食材准备:
淡奶油一盒、冰水300克、白砂糖30克
1.将清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冻成冰水,然后拿出准备好的冰水和奶油。(奶油不能冷冻,需冷藏储存;)
关于蛋白打发程度,大体是分为三种:湿性发泡、中性发泡和硬性发泡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程度,下面详细说明。
拿起打蛋器,蛋白糊呈向下垂的尖锥状,尖锥有弹性、尾端稍弯曲,不论怎么晃动打蛋器,尖锥也都朝下,而不会滴下来。此阶段称为“湿性发泡”。
拿起打蛋器,蛋白糊呈短一些的尖锥状,尖锥会呈一个大弯勾的状态。此阶段称为“中性发泡”。
也叫硬性发泡,几乎是固态状,反扣、摇晃打蛋盆,打发好的干性蛋白泡也不会掉下来或者流动。打蛋器提起后,表面形成短小的尖锥,一点都不会弯下来。
应用场景:
1、比较常用的是蛋糕里的蛋白打发,比如戚风蛋糕、蛋糕卷、轻芝士蛋糕
戚风蛋糕需要打发至硬性发泡(或者介于硬性和中性之间,太硬的话表面开裂很厉害)
黄油要用几档打发?
黄油要用一档打发
1.把黄油提前从冰箱取出放室温软化至手指可以轻压出痕迹
2.先用电动打蛋器的低速将黄油打散,然后加入糖粉或者细砂糖,加入后手动将糖油拌匀。
3.然后开启电动打蛋器一档打匀黄油和糖,然后开启中速档搅打至黄油体积膨胀,色泽转浅。
4.搅打过程要用橡皮刮刀将飞溅在盆边的黄油刮起来集中到盆地搅打,直至黄油色泽转为浅白色
5.将室温鸡蛋打散,分次少量的加入黄油中,每次加入都要快速开启打蛋器,将蛋液和黄油搅打均匀;
6.如此反复操作只要蛋液完全融入黄油中,黄油变成光滑的乳膏状即可。
注意:软化黄油很重要,如果软化不到位,容易导致打发不充分、糖粉和蛋液都不能很好的与黄油融合,还可能会损坏打蛋器;如果黄油软化过头甚至融化了,会导致黄油无法打发蓬松。一旦黄油融化成液态了,则必须放入冰箱让它重新凝固才可以使用。
为什么我的淡奶油只能打发到六成?
淡奶油只能打发到六成 ,真正打发失败的原因:
1️⃣奶油过期或者保存不当。奶油过期变质了有可能会造成打发失败,奶油放在冰箱里接触到冰箱壁冻坏了也有可能造成打发失败。
2️⃣奶油没有经过冷藏。动物奶油在高温下是会融化的,只有在低温环境下才能够顺利打发。所以打发之前奶油要放冰箱冷藏几个小时,最好把打蛋盆也放进去一起冷藏。
3️⃣奶油本身脂肪含量低。这也是前面所说的,奶油打发就是脂肪的乳化效果,脂肪含量低打发当然就不容易,请选脂肪含量30%以上的淡奶油。
4️⃣打发速度过快,会造成奶油打发后不稳定,容易融化出水等问题,同时也容易打过头变成黄油。
🟠奶油打法技巧
1️⃣选购奶油,选择新鲜的,脂肪含量30%以上的动物稀奶油。各个牌子添加的剂量和成分不同,想要清淡口味的可以选总统牌,稳定性来说安佳很不错,不过香味比较重,蓝风车和铁塔等也是不错的。可以多试几个品牌,选择自己喜好的和适合自己的。
2️⃣奶油提前放置冰箱冷藏半天,夏天的时候打蛋盆也一起放进去,蛋盆要选泽深底的。夏天温度高的话,打发的时候在底下垫一盆冰水可防止温度过高。
3️⃣建议电动打蛋器和手动打蛋器都要有,电动打蛋器可以帮你省力很多,但是速度过快新手不好掌握,容易打过头,先用电动打蛋器中速打发至差不多了,再换手动打蛋器进行最后低速打发,这样可以万无一失。
4️⃣加入砂糖可以增加摩擦系数,几滴的柠檬汁,使打发更加容易稳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打蛋机中速是几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打蛋机中速是几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cpengshengjixie.com/post/32010.html